近日,山东非法疫苗案件闹得沸沸扬扬,牵动了万千父母的心,我们都知道疫苗的主要受众就是孩子,我们父母千方百计宠爱孩子,舍不得他们受到一点点伤害,却有这么缺德的人,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心塞!一定要严惩!
今天我们李总理也做出了重要的批示,希望这次事件能把影响降到最低。那作为孩子家长,我们也要搞清楚问题疫苗危害到底在哪里,避免受到伤害。
2016年3月19日,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此次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有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

2010年以来,庞某卫与其医科学校毕业的女儿孙某,从上线疫苗批发企业人员及其他非法经营者处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24个省市,涉案金额达5.7亿元。

自2011年以来,在未获取任何药品经营许可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庞某、孙某(母女)二人通过网上QQ交流群和物流快递,联系国内十余个省(市)的100余名医药公司业务员或疫苗非法经营人员,购入防治乙脑、狂犬、流感等病毒的25种人用二类疫苗或生物制品,加价销给全国24个省的300余名疫苗非法经营人员或少量疾控部门基层站点。

据侦办此案的济南市食药环犯罪侦查支队及济南市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介绍,这是一起2015年4月28日案发的案件,济南警方当时已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并于2016年2月2日向社会通报了案情。此案案发后,即被公安部、食药监总局列为督办案件,并入选2015年度公安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目前,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已破案21起,逮捕犯罪嫌疑人6人、刑拘10人,取保5人。因涉案人数众多,部分人员还未到案,各地还在侦办中。
那现在案件已经被侦破,主要犯罪嫌疑人也都落网,但事件造成的全国性影响尚未消除,对此,各级主管单位也都做出应对,同时也惊动了我们的李总理。
此次疫苗安全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暴露出监管方面存在诸多漏洞。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公安部要切实加强协同配合,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不得不说,真正危害的是我们老百姓,尤其是孩子们,那么问题疫苗到底有多大危害呢?我们这些人民群众真的了解吗?让我们先看看大家怎么说
看完视频,我的心酸酸的,我们孩子家长在这样的事件里,真是弱势群体,很多人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有的就算知道也是无能为力,而我们完全无法识别我们打的疫苗是否是问题疫苗。
而在其他各种媒介上对疫苗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信息量太大,不明真相的群众难以辨别哪些才是真的。
那我们现在对疫苗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根据现有的报道,被查扣的疫苗为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包括儿童用脑膜炎、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和成人用流感、狂犬病、甲肝等疫苗共计25种,那么什么才是第二类疫苗呢?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也就是说,目前来看,涉案的疫苗并未涉及第一类疫苗,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只要并未接种过第二类疫苗,就不会受到此次问题疫苗的影响,而接种过第二类疫苗的,也不要太过于恐慌,因为目前来看,此次涉及的第二类疫苗仅仅是未经正常冷藏或者过期,并非是不正规的疫苗,这种疫苗最大的风险就是失效,接种此类疫苗,无法起到对相关疾病的免疫作用。所以各位家长还是可以放心的接种第一类疫苗,千万不要因噎废食。
疫苗风险来自哪个环节?
非法疫苗闹得沸沸扬扬,但造成的更大后果是,人们开始不敢打疫苗,出现了“疫苗信任危机”。有些人干脆表示,“既然疫苗危险,还不如不打了!”
这种想法要不得!
其实,就算是正常的疫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疫苗的风险,首先源自于它本身的性质,它是从病原体中提取的,一些减毒的疫苗,如果接种到本身免疫力很差的人身上,反而会成为显性病毒,让人感染疾病。

由于疫苗属于高科技产品,技术要求非常高,而对于人体来说毕竟是异体,因此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对人造成危害,这在目前不可避免,没有办法解决。
此外,由于人类的个体差异性,同一种疫苗对A有效,但对B可能就会有风险,在接种前,也不能像打青霉素一样做皮试,因此并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
必要的疫苗不得不打!
话虽如此,比起不打疫苗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看来,疫苗的总体利益要远远高于风险。
疫苗是现代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为人类健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能因为现在疫苗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因噎废食。
例如给新生儿打的疫苗,孩子在出生以后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从母体中带出来的抗体只能持续6个月。即使是母亲传给孩子的抗体,由于没有特异性,不能对特殊的病毒进行有效预防,研究证明,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如果24小时内接种,就有96%以上的几率能阻断母婴传播,因此小儿接种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譬如,被动物咬伤的患者,不打疫苗可能危及生命,还是应该给予人用狂犬病疫苗及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如果你还是不敢打疫苗,来看一下没有疫苗的过去是什么样子的:
脊灰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可在数小时内造成全面性瘫痪。
在脊灰疫苗问世之前,几乎所有儿童都会感染脊灰病毒,每200例感染病例中会有一例出现不可逆转的瘫痪。在瘫痪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有了脊灰疫苗,脊灰病例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逾125个流行国家中估计的35万例病例,下降至2014年的359例报告病例。
百日咳是引起全球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2008年全球百日咳发病约1600万例(其中9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约19.5万儿童因此死亡。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实施大规模疫苗接种后,发达国家的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90%以上。
历史上白喉一直是最令人恐怖的儿童期疾病之一,19世纪80年代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白喉大流行期间,一些地方的病死率高达50%。据估计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使用白喉类毒素以前,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100万病例,5万~6万例死亡。在1980~2000年期间,白喉在全球的总报告病例数减少了90%以上。
因此请切记,非法失效疫苗的确可恨并必须严查,但不打疫苗的风险更大,千万不要因此就视疫苗为猛虎,因噎而废食。

提醒大家:接种疫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切莫贪便宜或图方便。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儿童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前一周要注意照顾宝宝,防止宝宝生病;
2、宝宝要是有感冒、发烧、拉肚子等不舒服,要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3、接种疫苗前把宝宝的身体状况如实告诉医生;
4、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1、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30分钟;
2、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保持伤口部位的干燥和干净;
3、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4、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5、要让宝宝多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6、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
文章素材来源:腾讯网,京华时报。
柚子老师编辑整理